股价仅次于贵州茅台(600519,
股吧)的寒锐钴业1月29日晚间发布公告,预计2017年业绩同比增长超过5倍,次日股价上演一字跌停。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6.95倍,相比之下年报增速逊色不少。公司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动力电池需求膨胀提振对金属钴的需求,导致钴价近一年多来涨幅超2倍。产品涨价显著提升公司业绩,股价自去年3月以来最高涨超2倍,成为又一只次新明星股。
和寒锐钴业同天跌停的还有全年净利预增1.75~1.92倍的岱勒新材;预计净利同比增45%~55%的睿能科技。睿能科技去年前三季净利增幅为93.45%,较全年增速高出不少。
1月31日随着更多新股披露业绩预告,长川科技、国科微等多只次新龙头股跌停,年初以来横盘已久的次新股选择继续下行。从整个1月市场表现来看,深次新股累计跌8.94%,高成长股票聚集的新股168指数下跌6.18%,上涨个股不足两成。板块估值加速回落,168只个股平均市盈率降至46.15倍,低于同期创业板50.84倍的水平。2017年11月、12月、2018年1月,168只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52.3倍、50.89倍、46.15倍。
从业绩增长绝对值来看,新股168成分股增长强劲。已公布业绩预告的120家公司中105家预增,占比高达87.5%;15家公司业绩同比下滑。近半公司业绩增幅超过30%以上。13家公司业绩同比增幅翻倍,除上文提到的寒锐钴业外,索通发展预计去年净利增幅也超5倍,公司股价1月下跌6.43%。
从相对增长看,我们用年报业绩预告增速和前三季数据对比,简单衡量是否达到预期。64家公司全年业绩增速低于前三季业绩增速,占比近半。意味着近半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其中不乏长川科技(半导体测试设备龙头)、江丰电子(溅射靶材第一股)、弘信电子(柔性电路板FPC生产商)等优质企业,这些公司股价从高位持续回落,跌幅超50%。
去年以来业绩为王深入人心,业绩高增长股票受资金追捧,同时给予较高的增长预期。部分龙头股估值处在高位,在历次调整中也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此番次新股整体回落,业绩不达预期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出现的局面是业绩大增的公司股价可能大幅下挫,业绩预减的公司股价也不一定会下跌,关注重点从绝对增长转移到业绩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