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盘大宗商品市场出现大幅降温,国内期市多数下跌。焦煤、动力煤主力合约跌停,焦炭、螺纹钢、铁矿石跌逾5%,玻璃、沪镍跌超3%。
A股市场上,钢铁、采掘、有色等顺周期板块跌幅居前,截至午间收盘,钢铁板块跌幅为4.32%,采掘板块跌3.46%,有色板块跌幅达2.57%。此外,太钢不锈、八一钢铁、山煤国际、西部矿业、神火股份等个股跌幅较大。
港股相关板块也全线重挫。鞍钢股份跌超9%、五矿资源、中煤能源、中国铝业、兖州煤业股份纷纷跌幅居前。
消息面上,5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会议强调,要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依法严查哄抬价格特别是囤积居奇等现象。与此同时,近期国家发改委、央行、国家统计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密集发声或出手为大宗商品市场降温。
交易所也接连出招维持市场秩序。5月17日晚,郑商所公告称,自2021年5月20日结算时起,动力煤期货2106、2107和2108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上调为20%,这是继13日调整后二次上调。近日,大商所也发布市场风险提示公告,并提升焦煤、焦炭期货品种交易手续费率。
针对大宗商品后期走势,机构分歧明显。国金策略指出,大宗商品或处在最后一轮上涨阶段,核心的原因在于后续供给端或均面临一定的压力,此外通胀压力之下央行特别是美联储政策的边际收缩同样会对商品涨价趋势造成负面冲击。
申万宏源宏观研究团队也认为,“稳价”政策正在发力中,应避免价格过快上涨冲击消费升级的良好复苏格局。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近期上行过快,一定程度上已经脱离供需基本面,预计工业品通胀到三季度有望逐步趋缓。
不过,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则表示,钢铜油定价分别呈现中国主导、国内外共同主导、海外主导的特征。钢由于今年国内粗钢产量同比大幅压降,还有一定的上行动能。铜价率先PPI见顶3-5个月后,油价与PPI指数基本才同步见顶。目前铜仍在二次冲高中,PPI指数上涨仍在进行中,油价也还没到顶点,大宗商品行情尚未结束。
分析人士称,近期的两次国常会均“点名”大宗商品价格问题,加上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升温,双重压力使得大宗商品行情降温。
5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会议提出了三项措施:一要多措并举加强供需双向调节。二要加强市场监管。三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和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合理引导市场预期。
5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做好市场调节,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配合,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另一方面,北京时间5月20日凌晨公布的美联储4月份会议纪要显示,一些与会官员提到,美国通胀压力在明显到足以引起政策反应之前就上升到不受欢迎的水平;如果美国经济继续朝着美联储的目标迅速发展,那么在未来几次会议上开始讨论调整资产购买速度的计划可能是合适的。
分析人士称,美联储此份会议纪要释放的信号加强了市场对美联储即将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一旦货币政策收紧,美元则迎来上行动力,将对大宗商品走势进行打压。
这一轮大宗商品的股期联动上涨可谓波澜壮阔。对于当前下跌是见顶信号还是短期回调,机构之间产生了分歧。
申港证券投资策略分析师曲一平表示,目前市场对周期股一个重要分歧点在于:库存端变化还没有及时反馈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例如,近期煤焦钢大宗商品价格攀升至过去10年最高百分位,但库存端变化较为迟滞。近一个月除煤炭库存一直较低外,炼焦煤、铁矿石、钢铁建材等去库存速率弱于2017年同期去库存速率,这代表价格预期超过实际需求预期。
中信证券指出,5月中旬开始,商品价格的修正预计将缓解国内货币政策收紧预期,驱动增量资金持续稳步入场,存量资金则从顺周期板块扩散至高弹性板块。在此背景下,涨价的持续性和中下游需求进入了交互矛盾期,周期逻辑将阶段性淡化。
中银国际期货表示,美国PPI披露之后,10年美债利率并未出现过激反应,暗示市场充分计价了通胀预期。但在利润高企的背景之下,资源行业并未选择主动扩产,供给收缩背景下,大宗商品难有持续下行的动力。
银河证券则指出,资源品仍有供需缺口,供需错配带来涨价动力。目前资源品供给整体压力较低,存货增速较低,供给压力较小。下游需求端,全国发电量及汽车销量数据也逐步印证下游需求端旺盛。对于钢铁、煤炭、铜铝等资源行业、部分化工品,难言商品牛市结束。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黄燕铭表示:“周期股最近表现非常火,但是我想说周期已经走到了顶部,如果说大家去买产品或者买股票的话,周期不能因为产品价格涨就去配。下一个阶段投资的重点还是在高端的消费、国货消费、高端制造等风险度适中的行业。”
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助理、消费组组长、食品饮料&化妆品首席分析师訾猛表示,消费行业为什么能够牛股辈出,总结下来在于其稳定性、长周期性、扩展性、升级性这四个特性。
消费品行业稳定性强的背后是可沉淀的壁垒和竞争优势,这使其获得了超额收益。一个企业长期的稳定性才能够有竞争优势,如果一个行业变化非常快竞争优势就不容易积淀。同时,消费的周期是非常长的,长周期的能够驱动公司持续成长。随着中国家庭不断小型化,整个消费从家庭式走向个人式,而个人式的消费具有极强的扩张性,例如2017年以后快速爆发的化妆品细分领域。个人的消费也在不断升级,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白酒行业。
訾猛认为,消费品行业这四方面的特性,使其能够沉淀出来伟大的企业。回顾整个消费品行业的发展,在物资比较匮乏的时代基本上靠渠道驱动,有渠道的地区基本上就有消费力;在产品慢慢丰富以后,产品力就发挥作用,如果一个产品不能形成持续的复购,企业也很难支撑,因此品牌力的提升就变得异常重要。什么是品牌力?只有拥有跨渠道获得溢价的能力,这个品牌才有品牌力。
【免责声明】
1、《财界网》本网站对文章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以及正当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文章中所有信息、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凡本网站转载或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原创文章及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所选内容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或联系我们,并出示身份证明、著作权权属证明及侵权情况证明,我们将立即与您取得联系并予以解决。 联系邮箱:yyy@17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