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19日发布批复文件,同意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开展物联网等领域eSIM技术应用服务。服务仅限开通数据业务和与之相关的定向话音、定向短信业务。
工信部的批复文件,显示了国内物联网技术研究正进入一个新局面。eSIM卡在物联网设备领域不可或缺,eSIM卡应用研究的加快标志着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
StrategyAnalytics研报《eSIM将如何影响IoT的未来以及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预测,到2025年用于物联网应用的eSIM销量将翻一番以上,销量将增长到3.26亿美元。目前终端厂商、运营商和eSIM技术方案提供商都纷纷“拥抱”eSIM技术,eSIM卡正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华创证券指出,eSIM卡可以集成在设备终端的芯片上,无须插入运营商单独发行的SIM卡,成本更低且更稳定。eSIM的发展与智能终端的小型化、功能稳定性等要求密切相关,也是运营商拓展新业务的重要抓手。此外,对于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厂商而言,产品渗透率有望借机加速提升。
经历了20年的发展,物联网作为数字创新的基础,正迎来第四次新经济革命的浪潮之巅。随着5G的全面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物联网正进入全行业的爆发期和黄金十年,特别是在这场全球罕见的抗疫斗争中,各项物联网新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产业领军企业抢占物联网制高点的关键时期!
全球物联网大会自2017年发起,历经三届,布局全球20多个物联网主要国家和区域,已经成为物联网行业的风向标,带动了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物联网热潮,时逢“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决胜之年,同时也是保障“十四五”顺利起航的奠基之年,全球物联网大会迎来了第四届峰会。
物联网使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连接到网张。电话、手表、打印机、恒温器、灯泡、照相机和冰箱只是连接家庭和企业网络的少数设备。这该产品网络似乎旨在使日常工作更加方便;不幸的是,它们的安全性薄弱使网络攻击者容易进入。
国内的eSIM业务已经开展了数年时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应用经验。随着5G、大数据等底层技术的日渐成熟,三大运营商也加快了布局的速度、范围。目前,eSIM技术已被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下一步将在车联网、工业物联网等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华泰证券认为,eSIM的发展与智能终端的小型化、功能稳定性等要求密切相关,同时也是运营商拓展新业务的重要抓手。从产业链受益环节来看,运营商仍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eSIM将拓展其在消费物联网及工业物联网领域的业务发展。
在国内物联网布局的关键期,国内运营商的竞争非常激烈,eSIM有望在2020年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在“5GNB-IoT发展产业峰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披露:我国移动物联网设备连接数已经超过10亿个,其中NB-IoT(窄带物联网)连接数已经破亿。目前我国已建立了70多万个物联网相关基站,到今年底我国的移动物联网设备连接数有望达到12亿个。今年年底,我国的NB-IoT网络要实现县级以上城市主城区的普遍覆盖。
在eSIM应用上,中国联通对于eSIM开展非常积极,与苹果、华为、小米等终端厂商都有合作。2017年,中国联通首家获批eSIM可穿戴业务上海试点;2018年,与华为、苹果在6省7市获批推出一号双终端和独立号码业务;去年3月,工信部正式批复同意中国联通开通eSIM穿戴设备独立号码全国服务试验,成为国内首家开通全国服务试验的运营商。随后,其他运营商也随即展开相关研究、布局。
2020年1月1日起中国联通eSIM可穿戴设备一号双终端业务将从试点城市陆续扩展至全国。产业链合作方面,中国联通已于2019年12月30日与小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渠道与业务合作,为打造eSIM消费物联网生态奠定基础。今年2月,中国联通向合作伙伴发出了eSIM产业合作邀请信,将实施eSIM泛智能终端战略,随后在26日中国联通联合合作伙伴发布了全球首款5G+eSIM模组。
中国移动在物联网eSIM技术上的布局也不晚。2018年便大手笔采购了4000万颗消费级eSIM晶圆和1000万工业级eSIM晶圆,最终,4000万颗消费级晶圆由紫光独家中标。而10月15日消息,中国移动将再次启动大规模采购eSIM晶圆的计划,采购的总规模达7000万颗,其中消费级晶圆4000万颗;工业级晶圆3000万颗。
天喻信息自主研发的eSIM连接管理系统通过GSMASAS-SM安全认证(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安全标准认证),成为第一家通过该认证的国内厂商,eSIM产品已批量出货。
紫光国微与联通物联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eSIM业务展开合作;同时成立紫光&联通物联网联合创新中心,携手推动物联网的全面创新与安全落地。
美格智能拥有成熟的eSIM卡技术,相关智能终端产品已批量交货。
恒宝股份参与了运营商eSIM产品首批测试,成为首批合作伙伴。恒宝eSIM产品已完成与中国联通SM-DP+平台在线联调。
澄天伟业的主要产品和服务下游市场覆盖移动通信、金融支付、公共事业等智能卡主要应用领域,宁波工厂具备eSIM卡生产能力。
*ST奋达是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行业领先供应商,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华为、京东、阿里等。
东信和平发力eSIM与MPSP项目,转型物联网平台运营商,为物联网终端打造身份标签。
【免责声明】
1、《财界网》本网站对文章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合法性以及正当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2、文章中所有信息、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凡本网站转载或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原创文章及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所选内容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请您及时通知或联系我们,并出示身份证明、著作权权属证明及侵权情况证明,我们将立即与您取得联系并予以解决。 联系邮箱:yyy@17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