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的苗头已经显现
7月PPI的降幅出现明显缩减,最新的数据是同比降幅2.3%,比上个月少了0.4个百分点,也是连续两个月PPI同比降幅缩减。PPI降幅的缩减,预示着企业的去库存周期趋于结束。实际上,7月在期货市场上,主要工业品价格不论是化工原料、塑料,还是焦炭、螺纹钢、玻璃等都出现企稳回升态势,这说明原料价格已经见底。随着库存缩减,以及补库存活动的开始,新的一轮经济周期或已启动,经济复苏的信号会随之增强。
经济复苏的苗头也表现在我国7月的进出口数据上。7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7.8%,其中出口增长5.1%,进口增长10.9%。7月出口、进口同比增速相比6月双双由负转正,呈现企稳回升态势。贸易数据显著好于预期,为中国经济见底回升提供佐证。
而去库存的这一迹象也在上市公司的报表中体现出来。
上市公司存货增速创新低
去库存在上市公司的中报中已经得到验证。截至8月14日,569家A股上市公司的中报数据显示,今年6月底这些公司的存货环比一季度增长4.34%,剔除房地产行业数据,存货环比增长率只有0.52%。创下多个季度末新低。
综合多家研究机构的观点,5月份开始经济出现新的去库存周期,6月份企业主动去库存。分析师预计,三季度将出现库存低点,随后周期性行业会出现反弹。
三季度将现库存低点
业界多数分析人士将去库存与国内经济筑底相联系。安信证券高善文近日发表评论称,短期经济已经止跌企稳,随后是补库存和经济对去年四季度量化宽松冲击调整的结束。
海关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41.1万吨,同比增加12%,环比增加8%。广发期货报告认为,在融资铜需求减少的背景下,中国铜进口增长,更多是反映实体经济对铜需求的改善。
宏源证券(000562,
股吧)宏观分析师陈光磊认为,5月份开始,经济已进入去库存阶段,6月份确定主动去库存。制造业原材料库存在2012年四季度和2013年1月份增加之后,2月份开始再度下降,7月份PMI指数上升,表明原材料去库存可能出现二阶拐点。
而周金涛则认为,今年8月份之后,新的库存低点会出现。随着下半年美国复苏趋势的明朗,欧洲经济的触底反弹和中国四季度经济反弹的到来,上游存在价格超跌反弹的机会,农业、化工、黄金等更具有弹性。